当前位置:

《零陵文旅丛书》| 湘川西至

来源:《零陵文旅丛书》 作者:文紫湘 编辑:单建华 2019-12-17 13:27:22
—分享—

湘水的源头在广西海洋山因为灵渠的修建源头的流水1/3被引注到漓江史称湘漓分派”。

我曾专程前往兴安沿着灵渠溯源一直到白石乡水源头村探访湘水的源头我找到了那一脉潺潺的流水那葱茏青山所涵养的汩汩水源一条大河就从这里起航流向远方流向它与另一脉源流相汇合的地方流向那个叫作 岛的洲渚

虽然分出了三分的水源注入漓江湘水仍然葆有丰沛的水量七分水源回归故道就此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条潺潺不息的通道在灵渠边上我看着白花花的流水从鱼鳞坝上滚过想象那南来北往的船只在这一条堪称古代水利工程奇迹的运河上行驶为前人的智慧所深深地折服灵渠边的树木多是上了年岁的古木不知道哪一棵种于唐朝哪一棵种于宋朝反正都是上了年岁的古树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在纪念四位修建与维护灵渠有功历史人物的四贤祠我看到了那最古老的一棵树竟然把立在身边的一块石碑吞噬掉了一大半形成了罕见的树吞石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我的思绪跟随湘水的脚步一路向北经界首黄沙河庙头从东安县紫溪市镇渌埠头调元村进入湖南境内在这里湘水终于投入了简称为的湖南的怀抱斗牛岭白果山两相夹峙像一道天然门户呈现在天地之间——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楚粤门户”。我找到一个制高点来观察这一段长河的形貌我站在渌埠头东面的尖岭峰上放眼回望远眺平展在面前的S形河流图案那山那水那洲渚那人家仿佛一轴巨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美不胜收

明代解缙有沉香潭山水歌赞美渌埠头湘水河湾的景致苍茫挂壁出林梢邱园四顾居人少夕阳往往见渔樵古木阴阴乱啼鸟望中峰高云锦张如此溪山犹故乡香潭倒影三峰落白荻洲边二水长碧梧翠竹连江岸菊隈桂屿苍争乱好景偏宜白日游年华每被青春换寄语溪山如有情氤氲佳气常钟灵山中美酒置千斛待我归来寻旧盟山舒水缓就像一双纤纤素手拨动着旅人的心弦

我曾在这一段河湾上反复往来,熟悉这一段河湾的每一处景观,也熟知画龙点睛般描绘这些景观的“地理诗”:“观音看斗牛,鸬鹚下西洲。大鱼赶小鱼,鸟崽棺材石”石观音、斗牛岭、鸬鹚嘴、西洲、大鱼潭、小鱼潭、鸟崽石、棺材石,皆是江岸石崖象形景观,连缀在一起,以当地土话读之,于粗鄙之中流露着一种令人莞尔的人生感叹。另有一副楹联,以渌埠头和湘水下游老埠头及湘水支流紫水河上的两处地名——大江口、小江口连缀而成,也反映着一种劝世哲学。联曰“小江口、大江口,是非只因多开口;渌埠头、老埠头,烦恼皆为强出头

尖岭峰上还筑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寺庙叫沉香寺据说是因为庙前湘水岸崖上曾经生长有一株古沉香木而得名又因为寺庙后院凿有石观音像一座因此也用石观音作地名这一处寺庙与这一处河湾皆因为渌埠头古船坞的存在很是兴旺繁华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就是对昔日景观的描绘

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永州府志载刘禹锡言因为流水的缘故这一方天地里人性的涵养也便有着清奇灵秀的凸显男女皆秀丽清爽不带俗气表现在品行上则耿直得近乎固执言语之间内心毕现绝少外面世界的垢藏深隐而保留得最为久远最具特性的始终是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的风俗比如新造船只起用绝不说下水”,而呼之为升河”。还会举行升河仪式放鞭炮抛粽子参与者和旁观的人一同高呼升河了升河了”,很是隆重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地方最隆重的节日前后数天异常热闹各家各户远近亲戚都来串门吃酒男女以醉为快客人越多越好最普通人家都要摆出三五桌酒席若是门庭冷落就会被人轻看

渌埠头湘水河里的龙船虽然没有道县河里的多但也是热闹非凡风光无限最有意思的是各临时码头都有当年得子的人家挑箩提筐燃放爆竹向拢岸的船手和围观群众分赠香烟糖果粽子等物其意即在恭敬央请众人帮衬提携自己的幼子在这一条河上平安长大讨生于这条长河之上成长为端午节里在河里划船争胜的汉子湘水就是在这样的眷恋中流淌向前过兵书峡下白滩河鲤鱼滩到石期市羊角坪被电站大坝阻截回流形成一个20千米的长潭宛若大地平湖一般两岸的田土需要这一川河水的浇灌百姓走动也必得从这一条长河上经过夏日的沐浴冬日的洗涤多是在这一条河里进行几乎每户人家都备有竹排小舟一柄木桨五尺乌篷既是水上往来的交通工具也是水中取食的好帮手或者养几只鸬鹚或者备一架丝网在水上捕鱼捞虾出没于绿水碧波之间自有其生活无限的乐趣

羊角坪电站大坝以下湘水继续前行过石期市台盘子倒榨埠 岛与潇水相汇一条大河这才完成了上游的长途跋涉隐秘汇合成为真正的潇湘——湘江


来源:《零陵文旅丛书》

作者:文紫湘

编辑:单建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