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文旅丛书》| 零陵乐塘皮鼓

来源:零陵融媒中心 作者:唐浪 杨金砖 彭涛凯 编辑:单建华 2019-12-27 14:53:50
—分享—

乐塘位于零陵西陲与广西全州交界的珠山镇离零陵县城约 70 若是驱车前往先是沿 207 国道至珠山镇然后往火湘桥方向行数公里再沿通村小道缓缓徐行在树木掩映的深处隐约地传来几声鸡鸣引颈而望见青山之中有一片良田良田边有一个传统村落这就是零陵乐塘

????_20191227145438.png

                                                                               乐塘皮鼓              

乐塘村名由来已久是否与其制作皮鼓有关目前暂无稽考乐塘村共有 11 个组1700 余人主要以蒋陈三姓为主其中蒋姓 4 个组陈姓 3 个组张姓 3 个组制作皮鼓的主要是张姓人家而蒋陈二姓均以耕读为生另外还有 1 个组则有七八个姓他们多是原来的商贾人家居住在街口的位置因为乐塘恰在零陵至全州的中间又位于湘桂故道上南来北往的商旅多寄居于此歇息休整因此十里八乡的生意人会集于此开铺设店经营客栈出售南北杂货故此乐塘古来就是一个集商农于一体的集镇性村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在乐塘村我们找到了两册封面已完全稀烂的张氏族谱》,一册是清道光元年十五代孙张文德述序民国四年十八代孙张世福张世全十九代孙张志高张志修张志春张志梅同刊的乐塘张氏族谱》。另一册是零陵张氏通谱》,汇集了整个零陵各地张氏族谱的序言

乐塘张氏族谱得知

乐塘张氏始祖张才兴原籍北京直隶顺天府通州武清县杨柳村人明初洪武二年蒙韩平章收集充军

其子张兴任顺天府永清县收补军役三十二年征苏州遵化有功升小旗三十三年征济南升总旗三十四年实授百户三十五年钦升陕西西安卫左所正千户

其第三派张得玉于宣德六年蒙钦调湖广都司永州卫右所世袭实授正千户从此举家迁居永州

第四派张胜官指挥敕封武德将军于明正统八年袭正千户

第五派张雄明景泰三年袭正千户张鉴于明顺天五年袭正千户

第六派张鉴之子张武官指挥敕封明威将军明成化十五年替北正千户正德十二年征湖广郴桂有功十四年奉勘合升本卫指挥佥事

第七派张高字汝明号北塘明正德十五年袭指挥佥事嘉靖六年奉勘合革授原职正千户弘治甲寅年十一月二十六午时生嘉靖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巳时没葬罗塘甸边壬山丙向

第八派张怡明嘉靖十三年袭正千户

第九派张轸明万历二十四年袭千户之职没于四十一年葬乐塘石山岭坐北朝南

第十派张国篆敕封怀远将军于万历四十三年替北正千户

第十一派张纯武崇祯十一年赴部承袭

其十二派之后已是有清一代其族人已不再世袭军中之职查其谱书 基本上皆为乐塘之民以耕读工匠为务

乐塘张氏族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两个问题其一张氏祖上在明代多为行武豪杰世袭永州卫正千户统领一方门庭显赫也正因为其为军营首领战鼓是必备之物其族人或军旅中可能就有专门制作皮鼓的工匠从而具备了制作皮鼓的先天因素其二乐塘之名可能晚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并且与制作乐鼓有一定关系因为其第七派张高没于嘉靖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葬于罗塘甸边说明在嘉靖年间其地名为罗塘”,而非乐塘。而到万历年间其第九派张轸没于万历四十一 葬乐塘石山岭”。而后所有的文献记述都是乐塘而非罗塘”。可见乐塘之名在万历年间已为张家所用罗塘乐塘”, 是张家族谱的笔误,还是族人的有意为之抑或是其张家于此制作皮鼓以乐于民而百姓自然而然地将罗塘呼之乐塘”?其原由我们还是因文献不足仍不得而知

我们在考察中问其乐塘皮鼓的源渊脉络最早始于何时大家多是一脸茫然都说不甚明了只知道自少时起就见有族人在农闲时节制作皮鼓十里八乡的乐师常到村里来买鼓而并不知道皮鼓制作源于何人起于何时

我们在村中采访到了一位叫张甲生的皮鼓匠人他于 1964 年出生是一位地道的乐塘人其父亲曾在广西桂林打铁谋生而张甲生则爱上了制 作皮鼓的传统工艺从事皮鼓制作有十多年的历史他告诉我们乐塘张家最早从北京通县从军搬至永州古城司马塘然后搬至富家桥然后再 从富家桥搬至西乡咸阳里乐塘他们现在每年清明都要到富家桥去扫墓祭祖后查其族谱发现张甲生所说有误富家桥一带只有其祖上的一处坟山地而并非有其他产业不存在迁徙居住

随后我们在张甲生的陪同下找到村中的老匠人张绵智先生张绵智老人系张甲生的同房叔父出生于 1931 今年已 87 虽然有些哮喘已不能从事皮鼓制作但看上去还较为健朗他说偶尔还能下地干些轻活思维非常清晰我们见到他时他刚从镇卫生院打吊针回来说前段时间因气温过高而中暑有些不适故去看了看医师从镇上回来其高统靴上有些黄泥他亲自到井边用稻草将鞋泥擦洗干净然后回到堂屋里端出几张凳子放在门前的坪子上还特意捧出一大盆花生农村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只有这自家种的花生

当我们聊起乐塘皮鼓的事他非常兴奋他说乐塘皮鼓是其祖父张志高从湘乡拜师学回来的一门手艺后传于他的父亲张大林与叔父张宏民张大林晚年将手艺传给张绵智绵智的小孩因病不再制作皮鼓而其叔张宏民将手艺传给了其子张建明张建明再传其子张艳群张艳群将乐塘皮鼓从一个传统的小作坊发展成一个规模化的生产厂家——名曰永乐皮 鼓厂”,厂址由乐塘整体搬迁至零陵古城北边的七里店厂内有几十位工匠帮其生产加工目前生意兴隆其产品在湘桂粤滇黔诸省常常是供不应求现已形成一个传统品牌至于张志高为何要到湘乡去学皮鼓制作动因如何张绵智老人一时还说不清楚在他的记忆里全州东安祁阳零陵乃至桂林的众多剧团和乐师都到乐塘来订制皮鼓可谓是络绎不绝

我们在调研中还获知乐塘皮鼓的另一则传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路过零陵乐塘时一兵丁因伤势重而不能前行被乐塘张启兵收留并为其疗好了创伤还帮助这个兵丁在乐塘安家这兵丁为报答张家的收留照料之恩遂将其祖传的皮鼓制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张启兵从此便有了乐塘皮鼓的名号

张启兵18201891),是目前了解到的乐鼓皮鼓的最早传承人他师从太平天国的一位兵丁掌握了皮鼓制作技艺并将其手艺传给了其子张志高18551917)。而张志高见自家生产的皮鼓种类过于单调手艺不精湛于是背负行囊前往湖南皮鼓重镇——湘乡拜师学艺湘乡在晚清末期其俊杰志士并起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名区形成了湖湘文化的高地张志高在湘乡学艺期间不仅大大地提升了自己制作皮鼓的工艺水平更是扩大了文化视野与求精意识张志高回到乐塘便形成了乐塘皮鼓的独特风格和品质后来张志高又将乐塘皮鼓制作工艺传给了其子张宏民18921967),张宏民再次探索皮鼓制作技艺使其质量进一步提高并在湘桂间形成影响张宏民于晚年又将手艺传给其子张绵秀1933— )、 张绵智等兄弟张绵秀传给张建明张建明传给张艳群自张启兵到张艳群形成了乐塘皮鼓的传承谱系

从这一则民间故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测乐塘皮鼓的制作应该不晚于张启兵至于受伤兵丁与张启兵的故事无论真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家匠人对皮鼓制作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张志高前往湘乡拜师说明他是有备而去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更不是一 时心血来潮的举动应该有其振兴家业的愿望和追求

此外张家族人中制作皮鼓的匠人大多都会音律都是民间乐队的鼓手像张绵智老人就是十里八乡争相邀请的鼓手凡是附近村里做道场或是红白喜事常常要邀请他去敲鼓制鼓卖鼓敲鼓爱鼓知鼓成为乐塘张氏最大的传家宝


来源:零陵融媒中心

作者:唐浪 杨金砖 彭涛凯

编辑:单建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