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文明新风润古城

来源:零陵区创建办 作者:唐高翔 编辑:郑志祥 2023-01-31 09:17:12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唐高翔)近年来,零陵区坚持创新探索,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吹响文明新风“号角”,让文明实践之花在潇湘大地激情绽放。

整合资源“强”阵地

家风家训文化墙、石烟塘村村史馆、香零山蔬菜的示范基地……早几年,对于零陵的居民来说,对这些场合或许还很陌生。眼下,已是耳熟能详、乐在其中了。

近年来,零陵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区建成了图书总馆1个,图书分馆195个;文化总馆1个,文化分馆4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3个,农家书屋334个;全区334个村社区建道德讲堂、百姓舞台等功能场所,着力把零陵打造成为户外运动承办节点、文化旅游观光节点、红色文化教育节点,纵向形成“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阵地链,横向构建辐射五大服务内容的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各项文明实践需求。

拓展活动“热”民心

“去年有幸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我很开心。”零陵区茆江桥社区居民唐宇说。“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让他和家人感受到自觉践行文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零陵区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最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中心+所(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群众动态点单“上下双向”志愿服务清单,构建“项目引领、活动在先、因事找人、人随事走”的志愿服务模式。如南津渡街道借助在香零山村田间设立文明实践基地,由“土专家”“田秀才”通过“理论+身边故事”“理论+农技培训”,把讲堂搬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和养殖基地,提供专业性、功能型、常态化服务,全面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2022年以来,零陵区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510场(次)。

厚植根基“乐”百姓

如今,在大庆坪乡芳田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理论宣讲和实践活动,让村民学思践悟,受到深刻教育。这改变了该村没有一个像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场所的历史,而这样的改变在全区各个村正在发生。

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零陵区充分发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整合、指挥调度的作用,整合文化馆(站)、农家书屋,规范运行日间照料中心、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同时,组建以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乡贤能人、“土专家”和公益人士为主的志愿服务队500多支,注册志愿者8万余人,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等多样化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共建共享,实现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移风易俗“兴”文明

“开展移风易俗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刹住讲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和排场比阔气、盲目攀比之风,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消除各种不良现象和低俗风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精力发展生产和支持公益事业,顺民心、悦民意。”春节期间,全国文明村、石山脚街道悟山里村组织“两委”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举行移风易俗座谈会,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要求。

近年来,零陵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职能作用,不断推动“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工作,围绕婚丧嫁娶、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内容广泛开展评议,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看着办的良好风气全面形成。

来源:零陵区创建办

作者:唐高翔

编辑:郑志祥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