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李氏正骨术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匿名 编辑:单建华 2019-11-27 17:25:25
—分享—

正骨术是中华传统医术中的瑰宝,属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甚 早,《周礼·无官冢宰第一》中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 其中疡医又分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其折疡即包括“骨 折、关节脱位、伤筋、损伤、内证”等伤科病症。

至秦汉以后,正骨理论和医治技术,已基本成熟。如《肘后备急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等著作中有大量记载。

尤其在民间,由于人们在日常劳作与生活过程中,伤筋动骨之事时有发生,因此,正骨属民间传统医术中的重要内容。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行业讲究家族世传,正骨术也是一样,即世世代代仅限于家族中相互传习,所用医术与药膏外人无法知晓,因此,更是增添了正骨术的神秘性。

在零陵民间,凡是懂正骨术者,多半称其为“水师”。我很小的时候,就曾亲眼见过一位

“水师”的奇妙医术。那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我邻居的小孩在玩耍时不慎将腿骨弄断了,当时非常疼痛,不能动弹于是,立即将其送到邻村一位“翟水师”家中。只见“水师”让小孩

平躺在床上,然后取出一个碗来,盛上半碗凉水,口里念念有词,忽然口含凉水喷到伤者的腿上,不一会儿,小孩便停止了哭泣,任由“水师”拿捏拉扯,约两刻钟后,敷上药膏,再取来一块杉树皮将其固定,不到半月就痊愈了。从此,在我的心里对“水师”的正骨之术便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古代,由于医疗技术远没有今天这般发达,在每个郡县,虽设有医疗官员,但官方的医疗机构非常稀缺,百姓病痛大多依赖民间医师医治。 再加上古代野外劳作强度大,因此,伤筋动骨较为常见,于是,民间“水师” 从事正骨之业者非常盛行。

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基因的“水师”正骨医术,其正名为“中医正骨术” 或“中医骨伤疗法”,通常具有“不开刀、不吃药、康复快、花钱少”等特点,在治疗骨折、骨坼、关节脱臼等骨伤疾病中,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使其骨节归位,敷以药膏,并用树皮夹板固定,这种治疗骨伤的方式,在过往的历史时空中,曾为中国百姓解除骨伤病痛、化解生死危难做出过巨大贡献。

中医正骨的最大技巧是正骨推拿手法,而正骨推拿手法在明清时期主要有四大门派:即上驷院派、戳班派、练家和医家。

上驷院派善于治疗脱臼、伤筋之伤,且讲究经络之理,医术最为正统、精湛,故在伤科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戳班派始于衙门戳班处,以诊治棒伤为最,凡是红伤、骨折之类,多是手到病除。随着清朝的覆灭,戳班派流落江湖,专以医治骨伤为业,遂成为中医正骨术中重要一支。

练家是指练功,包括道教、佛教、杂技三个派别。练家讲究“刚”“柔”相济,注重与武术的密切关系。

医家是指其祖上或传承人本有中医内、外科基础,进而学习推拿正骨之术。因此,医家派与其他各派均有融合,难称其正宗,但又多有继承与“绝活”。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匿名

编辑:单建华

本文链接:http://www.hwll.cn/content/2019/11/27/62639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