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文旅丛书》| 品读愚溪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李长廷 编辑:单建华 2019-12-18 09:44:35
—分享—

自从1000多年前柳宗元为愚溪注册愚溪就不再是一条平常的自然的溪也不再专属于永州它已被列入中国文化这张大版图之内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它的兴衰它的一丁点变异都会受到世人的格外瞩目尤其是文化圈子内一些有识之士的格外瞩目愚溪之水虽然清浅不及潇湘二水可以掀起洪波巨浪可以让舟船往来行驶载满了渔歌也载满了沉重的世事但愚溪的歌吟一千多年来并没有片刻停歇时时都在拍击中国读书人的耳鼓它的浪花也总是开得鲜艳活跃不时飞溅到中国读书人的案头把他们的心情淋得透湿柳宗元贬谪永州105年住在城内5年住在城外从城内移去城外居住对于柳宗元来说绝非一次简单的搬家而是他心灵的一次突围思想的一次顿悟柳宗元算得上一位哲人但有时候哲人也得靠生活这位老师来指点迷津在城内的生活实践证明他的生命有太多无法承担之重他太累了累得差点趴下他得换一种活法他得有个像样的家是他毅然筑愚溪东南为室”,一边虽然还时不时昂首去望一眼长安但终究已经在作甘终为永州民的打算你看他那个小家不是很快就侍弄得像模像样了吗庭院之中溪水之旁不乏嘉木异石酷似一个小小园林茅屋周遭还种上了竹子又在台阶前篱笆边恰到好处地

????_20191218093648_??.png

                                                                                    愚溪源头/陶旭日摄

栽上一些菊花芍药红蕉海石榴梅花……显出一派勃勃生机这哪里是龙兴寺法华寺可比的对了他还着意种了些柑橘柳宗元对柑橘似乎情有独钟后来他到柳州还专为种柑橘写了一首诗名之为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橘》,抒发了自己对种柑橘的感受及所以种柑橘的缘起一句方同楚客怜皇树”,足见柳之心迹楚客屈原曾作橘颂歌颂橘树的闭心自慎终不失过秉德无私的高贵品质借以自勉那么柳宗元之种柑橘想来亦应该是托物咏志之举了可是柳宗元既然在愚溪畔就种了柑橘为什么却留待柳州才发而为诗其中缘故除遭第二次贬谪心中块垒之气郁结益甚不得恐怕与愚溪不无关联毫无疑问溪居期间愚溪几乎成了柳宗元生活的全部愚溪的流动就是他生命的流动愚溪的歌唱就是他生命的歌唱看看他的溪居是多么超然和洒脱:“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他说他好长一段时间都为做官所累幸好贬到这南夷之地才得有闲与农田菜圃为邻看上去就像一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露水正盛就去耕地锄草时不时还荡起小舟出去玩一阵回来时天已黑尽听到船身触着溪中石头发出的声响真是有趣得很来来往往又碰不到什么人抬眼望着南楚这一片蓝天真想放声歌唱以抒胸怀这时候柳宗元心中除了愚溪恐怕再装不下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他明白自己早已一无所有唯有这愚溪是属于自己的愚溪原名冉溪又叫染溪是柳宗元将其改名为愚溪柳宗元这一改名当时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什么认为不过是读书人的一种自嘲把戏可是后来人们渐渐悟出柳宗元此举实在是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也使永州地方文化从此大放异彩从这个层面上看柳宗元真是功德无量愚溪是幸运的它的幸运是因为它遭遇了柳宗元如果不是遇到柳宗元它今天或许还叫冉溪或染溪尽管水还是清莹秀澈最终不过是做了顽童们的一个嬉戏场所哪里会有今天的身价时常招来人们欣羡的目光和啧啧的赞叹哪里会牵动历代文人雅士的脚步让他们调动全身心的诗情为它歌之咏之愚溪之所以叫响自然是文化的作用文化使一条溪得以重写历史获得新生而文化附在一条溪上文化亦得以代代传承对于愚溪的前身冉溪或染溪),民间曾有过多种传说传说之一便是柳宗元居住在彼曾带领当地人对其进行过治理以笔者的理解这恐怕是当地老百姓从爱戴柳宗元出发为他脸上贴金柳宗元的官衔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无职无权哪里有能力去治理一条河但老百姓不希望后人看到柳宗元来永州10年没有一丝政绩他们心想柳宗元不是在溪边住过吗不是在屋前屋后进行了一番打扮吗这不就是治理老百姓是出于好心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但要说到真正的治理那也是有的这就是文化治理柳宗元以文化对愚溪加以熏陶使其成为一条没有世俗污染的文化的溪愚溪的核心是”,柳宗元改名的缘起亦正在这个以溪名为愚还不够把屋旁的小丘亦呼为愚丘丘下的泉水亦呼为愚泉引泉而来的沟渠则呼为愚沟蓄积泉水的池塘则呼为愚池池的东面建愚堂南面立愚亭池中小岛名之为愚岛岛皆为愚谓之八愚”,并刻八愚诗于石上可惜诗已不存不然我们今天品尝到的会要浓烈深刻得多联系到今人从国外进口的所谓愚人节”,窃以为与彼”,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愚人节近似于愚弄近似于百无聊奈时的恶作剧不过一种低级游戏而已而柳宗元心中之”,恰似荡荡愚溪之水可谓意味深长那么柳宗元钟情于”,其思想根源何在后人眼力真好他们将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每句各抽出第一个字便成了千万孤独”。千万孤独也就是万千孤独集万千孤独于一身苦何堪言柳宗元在永州10他的孤独没有人能够理解虽然他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诗书往来甚至长途跋涉来永州探访但总难把他心中孤独排解尽净何况每一个人总有言语所不能也不便表达的情愫这种情愫是只有自己和自己对话方能说得明白柳宗元有篇写得很妙的文章愚溪对》。《愚溪对中的愚溪之神其实就是柳宗元自己所以愚溪对》,也就是一个柳宗元和另一个柳宗元的对话这或许也叫心灵独白吧一个柳宗元为正方一个柳宗元为反方进行了一场饶有趣味的关于的辩论最后是反方——愚溪之神, “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有趣有趣名溪实在是柳宗元的神来之笔。“这顶帽子名义上是戴在溪的头上实则是柳宗元抒自己胸中块垒。“用在这里其意可包罗万象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许它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总括今天当笔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这个”,难道就没有觉出自己也是一个愚人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王维的青溪和李白的清溪行两首诗。“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王维的意思很明白他写溪的清淡无非是衬托自己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暗示自己已有了隐居于此的意愿李白则反复渲染清溪的清澈无比结局却来一句:“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予。”猩猩一声啼叫扰乱了他清如明镜的心境或许猩猩是在为他的远游而悲切当时李白刚好离开浑浊的长安好容易来到这个可以让人清心的地方谁知猩猩的一声啼叫一种叫寂寞和孤独的东西又骤然袭上心头一条自然的溪水与世事与人的情感本无半点瓜葛但是一旦人的情感介入其中溪也便有了人的情感人和溪化作了一个整体王维写溪的清淡李白写溪的清澈其实都是自写以溪之清衬世事之浊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柳宗元的”,便是孤独的集结他的溪居》,字里行间透着悠闲自在其实这只是他的自我安慰或曰自我心理治疗。《溪居里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柳宗元吗可以说是亦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书中所写,“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之类确是柳宗元的行迹说不是是因为书中所写并非他心中所情愿古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皇权的抗争对于命运的抗争往往力不从心唯一的选择就是归隐山林一条路眼不见心不烦去山水田园中找一点乐趣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后来柳宗元再贬柳州在衡阳写了一首重别梦得的诗才像是大彻大悟毫无保留地流露出这个念头:“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日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或许这时候的柳宗元又忆起他在愚溪边的那段日子了但是现在他已没有回头的路我们今天试为柳宗元做个设想如果他当年没有回长安最终真成了永州民”,一直生活在他溪居的意境里结果将如何我们说起码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柳宗元因为柳宗元骨子里根本就不是做第二个陶渊明的料何况似乎命运早已注定柳宗元与永州只有10年的缘分不然今日愚溪的味道也就要寡淡许多后人咏愚溪也许就要失去几分激情譬如刘禹锡柳宗元的铁哥们他品读愚溪就绝对品不出一个字来。“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柳门竹巷说明柳宗元住宅附近柳树篁竹甚多一片青翠柳宗元在永州有茅檐下始栽竹到柳州后又有种柳戏题》,可见柳宗元喜欢栽竹种柳柳门竹巷虽然依然如故可野草青苔却布满路途这还不令人伤感吗还有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还有草圣数行留断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野草青苔断壁残阳寂寞……整个是人是物非怎不叫人感伤透顶溪水还在流着啊燕还在照样飞去飞回啊一树山榴也还是照开依旧啊可屋前屋后的木奴柑橘),却早已属邻家所有草堂的主人柳宗元呢哪里去了他不是说过在愚溪边安家后差点忘记故乡了吗?“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欤?”话音还在愚溪上空回荡着呢怎么如今却杳若黄鹤这让笔者一下子就想起了白居易的南浦别一诗真个是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刘禹锡之”,差点出了我们今人的一眶热泪愚溪是唯有柳宗元才塑造得出来的换了别的一个什么人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愚溪的所有权应该属于柳宗元柳宗元”,又把这附在了愚溪的身上所以愚溪也就有了柳宗元的精神气质愚溪作为一条自然的溪它已显得有点儿老态但作为文化的溪它将永远年轻笔者在零陵居住近二十年柳宗元永州八记所写的西山小石潭小石城山等等至今还未一一涉足唯有愚溪却年年都要去品读一回我在溪边漫步总希望越过千年的时空与同样在溪边漫步的柳宗元对话我还希望掬愚溪的一束浪花带回我的居屋让它时时回响在我的梦中并滋润我的心田贬谪对于柳宗元来说不仅不公平而且是残酷的但从永州方面说却因此而得了一条愚溪得了一千几百年的风光这风光看来还得继续下去直到永远设若今日之永州缺失了愚溪那会怎么样呢她还会有今天高雅的文化气质吗那么让我们百倍地爱惜愚溪吧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不厌其烦地品读愚溪吧她是永州人民永远的骄傲与光荣啊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李长廷

编辑:单建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