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15日讯(通讯员 黄国梁 刘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零陵区石岩头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不断巩固脱贫成效。
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党员同志是基层党组织的鲜活生命力,只有党员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才能彰显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省、市、区委关于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要求,石岩头镇以明年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结合全面摸底、日常工作、实绩考核、民主测评等情况,通过综合研判,拟确定20个村20人作为“一肩挑”人选。在选配上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意识的人选进班子。二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借力2020年湖南省定向从村(社区)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的利好政策,以宣传动员为抓手,把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能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人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来,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三是强化村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托乡镇党校、各村教育点以及大屋村水果种植基地等平台,通过加强政策学习、实践教育等,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致富带富的能力。
坚定党建引领核心地位
石岩头镇把强党建的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坚持全域党建理念,牢牢抓好大党建统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把党的政策落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各党组织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激发党员干部争当脱贫攻坚先锋、争当干事创业先锋、争当志愿服务先锋的斗志,营造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成立脱贫攻坚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分管领导、专业组、驻村干部、村干部责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动态清理和及时纳入,严格按要求高标准全面落实帮扶措施。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石岩头镇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鼓励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早日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脱贫致富的斗志。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引导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的脱贫良药。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近就业,杏木元村扶贫车间带动30余名贫困户就业,凤凰山、杏木元、大屋村、滩头、宅田等村发展水果产业11000多亩,带动475户农户就业;对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公益岗位就业和政策扶持,130多名贫困户为村保洁员,建立扶贫基金,共筹集善款160余万元,聚力长效帮扶贫困群众。完成了街道“五位一体”提质改造及白改黑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落脚底、洞口庙、石岩头社区、财家和罗家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通村通组公路、亮化工程、自来水管网各村全覆盖,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全镇2014至2019年脱贫792户3140人,2个省级贫困村在2016年率先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四年获全区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打造先进典型“领头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强调了带头人的重要作用,除了选强村党支部书记外,更重要的是打造先进典型,扩大模范带动效应。石岩头镇引导各支部党员率先创业致富,组织本村党员群众成立合作社、公司,流转土地,集中人力、物力、资金资源,实现规模种养殖、集中找出路,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目前引进光伏发电、温氏养殖、油茶和百合种植、禾花鱼套养、泥鳅养殖、金缘饰品加工厂、水果种植基地等15个产业扶贫项目,促使村集体经济增收,贫困户可获得“保底收益、务工收入、收益分红”多重收益,实现贫困村村村有扶贫产业、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评选“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等先进个人,激发党员的存在感、荣誉感,坚定广大党员争当先进典型的决心,培养更多的“领头羊”,发挥“火车头”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石岩头镇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坚持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两融合、两促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凝聚力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石岩头发展新篇章。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黄国梁 刘恒
编辑: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