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24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周耀军 杨万里)“我与王军是邻居,因为宅基地排水问题发生纠纷,几乎要动拳动棒了。村里调解员唐铭阳得知情况,调来一台挖机,整出一条排水沟,将排水问题解决了,也化解了我们两家的矛盾。”7月15日,谈起村里调解员唐铭阳,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楠木山村村民唐顺民称赞不已。
零陵区积极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目标,推行“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网格化服务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该区以党建引领,率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排头兵”。建立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治理月例会制度,构建集“议事、商事、监事”于一体的村民自治体系。成立村治安保卫委员会,与农村辅警站合署办公,治保会成员由村义警、网格员、联防长、治安积极分子、治安志愿者等组成,佩戴全区统一的“红袖章”。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组长、热心老人等担任义务调解员的民间调解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
目前,该区所有村和社区均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有近2000名“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今年上半年,全区“五老”人员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100余起,化解2022起,调处成功率达96%。该区334个村(社区)还组建了辅警义警队伍和治保会,发展各类志愿者2.2万人,其中党员志愿者占50%以上。全区社会治安发案率、信访量等均减少20%以上,连续4年被评为省、市综治工作先进县(区),还获评全国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先进县(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周耀军 杨万里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