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3日讯(通讯员 胡国际)“零陵区一条条纵横交错‘畅、洁、绿’的农村公路给乡村提高了颜值,换上了新门面。”近日,零陵区接履桥街道塔山村贫困户李红军难掩幸福之情地说,“指着一个个脆蜜桃有希望了,四好公路成了打开新门面的‘金钥匙’。”
要脱贫致富,产业经济是关键。为充分激活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接履桥街道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按下乡村道路建设“快进键”,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消除制约接履桥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保障。
笔者来到塔山村时,村民李红军正在合作社100亩地里清理杂草。“政府采取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今年可以分红近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1万元,每个月劳务工资有2500元左右,真是想到都要没想到,政府政策这么好,好像在做梦一样,这多亏了政府把公路修到田间地头。”李红军介绍说,“这个地方以前一下雨都是泥巴,路不好,大家出不去,外人进不来,干啥都难。”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太古冲村村民高民把问题反映到了政府,“村内有不少货运车辆进出,修修补补的水泥路禁不住车辆的碾压,总是好了坏,坏了修,我们村位置偏僻并且距离街道也远,老人步行买菜购物都费时费力,今年要是把路修好了,出门办事都很方便。”群众反映强烈的便是人民政府部门关注的,为了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政府一一认领。
目前,零陵区农村“四好路”遍布全境,助力了该区大木源的茶产业、黄家源村的楠竹产业、大木源村的茶业产业以及遍布全境的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催生了23家就业扶贫基地、134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10家扶贫驿站,吸纳334名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
脱贫攻坚补齐短板,乡村振兴道路先行。零陵区将逐步规划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所有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达100%,农村群众“出门硬化路、雨天不踩泥、抬脚上客车、物流到门口”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助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来源:接履桥街道
作者:胡国际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