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徐家井街道:背街小巷整治 提升城市颜值

来源:徐家井街道 作者:刘兰群 编辑:梁园翠 2020-09-15 16:22:20
—分享—

红网时刻9月15日讯(通讯员 刘兰群)近日,家住零陵区徐家井街道徐家井社区电石厂小区巷的居民张桂兰里拿出被子放在公共晾衣架上晾晒。“公共晾衣架是不锈钢的,既安全,又美观。”张桂兰告诉笔者,在商业城小区巷整治以前,家属区并没有公共晾衣架,大家都是在门前两棵树之间系上一根绳子,晾晒被子和衣物,没有秩序,也不美观。

电石厂小区巷的改变,不仅仅是设置了公共晾衣架,而是整体环境的脱胎换骨。在张桂兰的引导下,笔者见证了巷子的改变,地面硬化、减速带安装、墙面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下水管道重新疏通,对交通顽瘴痼疾进行整治,也疏通了居民的情绪。”张桂兰说,这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充分尊重民意,突出路平、灯明、水畅,把好事实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除电石厂小区巷外,波波新天地小区、樟树脚小区、徐家井小区、朱家巷……旺角小区17条背街小巷换新颜。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徐家井街道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实施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共整治背街小巷17条,为辖区群众创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加了城市的美化、亮化。

“美容提气”升级背街小巷容颜和品质

对于背街小巷存在的违法建设、立面无序、卫生脏乱、设施缺失、积水洼坑、绿化裸露、照明不足等问题,徐家井街道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做到整治方案在前、整治行动在后,及时清理雨污水管道,确保管道通畅、车辆乱停乱放、无污水外溢;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安排专人定期进行路面清扫、交通劝导;统一对墙体进行粉刷,做到墙体整洁、色调一致;进行道路硬化,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洼;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出行环境;更换、安装道路照明设施,确保装灯率和亮灯率,让背街小巷换新颜。

“背街小巷整治别看施工作业面小,但地上、地下工程量可都不少。”施工单位负责人告诉笔者,地上工程主要是拆除违法建设、净化美化环境、等,共清理杂物、清运垃圾543车,硬化路面约546平方米,平整道路480平方米,在墙面张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2000多平方米;地下工程主要是疏通下水道等,共疏通下水道370米,覆盖露天下水道350米,配备窨井盖及水表盖40个,施划停车位置126个、增加减速带3个。

随着平整道路、规整管线、拆除违建等工作逐一开展,对交通顽瘴痼疾进行了整治,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背街小巷不但美了容颜,更提了气质,给居民安全感提升。

“尊重民意”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背街小巷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地方,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背街小巷整治中,徐家井街道邀请群众参与。

“鸡圈”“狗圈”“菜园子”……以前,背街小巷的公共区域常常被群众私自占用,成了“鸡圈”“狗圈”;或被种上了菜,成了“菜园子”,丝瓜藤一路盘绕,有的甚至缠上了电线。徐家井街道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对居民私建的“鸡圈”“狗圈”“菜园子”进行依法拆除,变成了美观的草坪和整齐的绿植,做到还绿于民。

背街小巷里多为低矮房屋,居民存在晾晒难题。在抓好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统一划定公共晾晒区,统一安装了50个公共晾衣架,最大方便群众晾晒衣物。针对群众反映部分路灯不能正常照明、绿化缺失等问题,新安装了58个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晚的背街小巷;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科学合理进行绿化,新建设了一些“小花园”。针对群众反映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设置统一停放区,做到有序停放。针对群众反映的没有空间养花问题,在居民家门口合理修建小花池,居民负责种和管,既美化了环境,又顺应了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旱厕“脏乱差”问题,先行废弃旱厕一间,并计划对两个旱厕进行综合改造,统一建设水冲式厕所。

整治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徐家井街道创新实施“街巷长制”,在每个背街小巷的入口处,制作张贴“‘街巷长制’管理公示牌”,上面有街长、巷长和责任城管、民警的姓名和电话,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背街小巷整治后,实现了‘八有’,即每条街巷有‘街巷长’、有居民自治、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居民公约、有责任公示牌、有配套设施、有绿植景观、有文化内涵。”徐家井创城办负责人说。

背街小巷,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路面平了,巷子净了,大家出门方便了,生活更幸福了!”居民王军军的一席话,道出了满满的获得感。

来源:徐家井街道

作者:刘兰群

编辑:梁园翠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