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易地扶贫搬迁拓宽小康路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杨铁勇 王弘平 杨万里 编辑:梁园翠 2020-11-16 09:47:50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16日(通讯员 杨铁勇 王弘平 杨万里)11月13日,零陵区水口山镇永州益顺易地搬迁扶贫工厂两个厂房内100多名员工正在生产加工手机充电器和高频变压器,其中42名易地搬迁贫困户在“家门口”工厂就业,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富家桥镇大仙观易地搬迁户张冬英自去年底从大山深处的茶叶湾村搬到大仙观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后,用山区废竹林资源加工竹夹板,每月收入8000元,她感激地说:“共产党好,易地扶贫搬迁好。”

零陵区共有299个自然村,自2016年3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按照“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界定标准,并根据省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的文件要求,对全区搬迁区域进一步细化,取消部分无人区域,重新划定了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难解决区域。近五年来,搬迁区域涉及全区14个乡镇、290个村1022个组1505户,其中避灾搬迁涉及1个村5个组。该区易地扶贫搬迁釆取因地制宜、先远后近、先易后难、易地搬迁+就业+产业+服务+党建等“四条腿”走路的办法,多方累计投入2.7135亿元,完成集中安置点建设13个,分散和集中安置各类贫困户1505户5294人,圆满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该区充分发挥乡镇村党委、支部党建引领的核心堡垒作用,党员、支部带头帮,大户、老板主动扶,全区涌现4000余党员和大户、老板开展“一对一”帮扶、“结对子”致富,通过兴办扶贫车间、家庭农场,发展专业合作社、特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等帮助搬迁户增收。与此同时,结合光伏产业、小额信贷、温氏养殖、劳务输出等多种扶贫方式,新办扶贫工厂13家、新办各类农民合作社220余家、新建光伏产业37家,带动搬迁贫困户稳定就业。大木源野生茶专业合作社、沙和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专业合作社,新建特色种养基地和家庭农场等20多个,带动340多户1050余名搬迁户参与分红或劳动用工。

目前,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全饮水到户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通讯集中覆盖率、通电率、公路通畅率、就读就学改善率均为100%,搬出来的1505户100%实现脱贫。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杨铁勇 王弘平 杨万里

编辑:梁园翠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