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13日讯(今日永州记者 唐波涛 翟吉星 视频 李佳雯)冬日的上午,阳光明媚,在零陵区邮亭圩镇红福社区(太坪铺火烧岭安置小区)的扶贫车间——永州市惠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里,许多工人正在忙碌。
彭远辉正在熟练的操作着机器
在一台机器前,一名男子正在熟练的操作着机器。他叫彭远辉,是零陵区邮亭圩镇红福社区易地搬迁贫困户,如今在新家安居乐业,生活有滋有味,而4年前,他和父母妻儿还住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
彭远辉,是原邮亭圩镇桐木冲村(现为黄江源村)人,老家座落在25公里外的阳明山腹地,山高林密,山路蜿蜒崎岖。
自幼生长在大山里的彭远辉对“靠山吃山”这个词语深有体会。那是一个水电不通,交通闭塞的山村,只有天气晴好的时候才能外出劳作,其他时间便只能呆在家里“吃老本”。
大山深处,彭远辉原来的家
就在那样的环境下,彭远辉娶妻生子,生活了下来。在国家易地搬迁的政策支持下,彭远辉和村民们走出了大山,搬进了红福社区,住进了平房,用上了自来水和电灯电器。
作为全区易地搬迁的样板工程,邮亭圩镇红福社区精心选址,高标准规划建设,在安居和乐业上同步发力,让搬迁户住得下、能致富。
红福社区
据了解,社区距离镇政府很近,小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都非常完备畅通,医院学校就在附近,每家每户还配套了18平米的菜地。
据了解,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能致富”,社区在建设伊始便把每栋楼下第一层设计为架空层,配套相关设施,开发成为工厂,引进扶贫车间,目前共建有四家工厂,让搬迁户实现“楼下的就业”。
彭远辉坦言,从大山里面搬出来后,小孩子读书也方便,出行也更加便捷,跟城市里的生活差不多。
社区巧妙的通过预留架空层建设厂房引进扶贫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彭远辉与妻子两个人每个月工资能够拿到5-6000,是社区有名的“双职工”。
彭远辉的妻子黄春香说,以前在里只能靠山吃山,条件艰苦,自己当初从外地嫁进大山,家里人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好在现在搬出来了,交通方便,住房条件改善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也更有帮助。
俯瞰红福社区
蔡荣华告诉记者,像彭远辉这样的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两口子都在下面的工厂工作,还能照顾家庭的,社区里有十多户,大家都感到非常舒服,住的安心,住的舒心。
中午12:00,下班时间,关掉机器,夫妻两一同前往工厂的食堂就餐。饭后,两人顺路回了趟家。
他们的新房子在三楼,按照每个人25个平方的标准,共有125个平方、4个房间,室内宽敞,光线良好,居住环境舒适。
年底,订单充足,工厂赶货,为了在年前多拿点工资,彭远辉和妻子吃完饭,回家稍作休息就立马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从水电路不通的大山腹地搬迁到宽敞舒适的宜居新址,从靠山吃山到持续稳定就业,彭远辉一家安居乐业,实现天翻地覆的转变,是易地搬迁政策取得成功的明证,贫困群众顺利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来源:今日永州
作者:唐波涛 翟吉星 视频 李佳雯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