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17日讯(永州日报记者 万珂铭 记者 杨万里 陈斌)春联百姓,福到万家。2月10日, 腊月廿九,天下着小雨,记者随同零陵区纪委监委驻点工作队春节走访送春联的顺风车来到省级精准扶贫村雷家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该村公路四通八达。村公路边一位姓李的大伯正在贴春联:春联上“脱贫奔小康不忘共产党,创新干伟业全靠好政策”20个大字格外醒目。李大伯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支持下,通过精准扶贫,100%的组通了水泥公路、架了路灯、通了自来水,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娱乐广场,好多村民新建了小洋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走进该村杨家组三溪口田洞, 好几个种田能手正在田洞里马不停蹄地铲田脚、除草、积肥、筑堤蓄水,给稻田“美容”备“年货” 。
“老乡,这么早就筑堤蓄水搞备耕了?”记者问。
“今年立春来得早,过了春节就是雨水节日了。昨天,天降第一场春雨,常言说,春雨贵如油嘛, 不早点抓怕春耕忙不过来。”
“你叫什么名,是种田大户吗?”
“我叫杨春耕,是靠种田脱贫的贫困户,也是种田大户, 近几年,每年种田50亩以上,去年种了70来亩水稻,收稻谷约3.5万公斤, 除去自己吃的,碾米卖划得来, 粮食收入约10万元,加上养的土鸡土鸭和一口塘鱼收入1万多元, 去年全家种养收入在11万元左右,给儿子在零陵城里按分期付款买了一套住房。”
“今年你有什么新打算吗?”
“继续在家种田,准备再多租一些田种,争取种到80亩。还要继续承包一口山塘养鱼,力争今年种粮收入达到12万元。”
“你有把握吗?”
“有。我准备多种‘三种稻’:即多种优质稻, 多种双季稻,多种再生稻。相信只要勤劳苦干身体好,在家科学种粮,也能致富奔小康。”
在田洞里一起筑堤坝的种田大户杨桂忠,种稻56亩, 由于他租种的田大多数是高岸田,去年天旱他种的禾苗干死了不少, 粮食收入只赚了约4万元钱,今年他要吸取去年的教训,赶早筑好水坝蓄好水,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记者走进该村陈家组种养大户陈戏生家, 他正在忙着在塘里网鱼卖给商贩。陈戏生说,这口山塘去年放鱼收入赚了6000多元。 加上他一个人在家种田30亩,碾米卖,种粮赚了3万元,用米糠喂鸡喂鸭500多个,收入约3万元,很心满意足了。
雷家村是零陵区纪委监委驻点帮扶贫困村、也是省级精准扶贫村,该村共有854人,有水田面积1870亩,是该区人平水田面积最多的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65人,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该村通过科学种粮和发展养殖业已实现贫困人口100%脱贫。到目前为止,全村有种植50亩稻田以上的大户6户、 养鱼大户41户、养鸡大户5户、养鸭大户6户、养猪大户1户。
刚走马上任的村支书陈玉红说: “今年,党中央、习主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作为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村支书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我们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力争多种粮, 科学种好粮, 用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