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坪乡离城区70多公里,与广西全州交界。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上乱石林立,山内岩洞纵横。小雨不进田,大雨不进塘。大旱一来,连吃水都要按人分配,牲畜要赶到外地去放牧。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人在山上走,水在山底流,十年有九旱,滴水贵如油”。
1970年,当地群众在野牛岩、猫儿岩等地发现了溶洞地下水。公社党向全社人民发出了“开发阴河水,改造大庆坪”的号召,于是,一支支工程队开赴山冈,掀起了兴修水利大高潮。1970年底的一天,当时的大庆坪公社党委书记邓世桃来到大庆坪大队年仅19岁的共产党员唐元英家里。一阵寒喧过去,邓书记把话转到正题:“小唐,经公社党委反复研究,决定成立大庆坪铁姑娘队,由你当铁姑娘队的队长。
唐元英此前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心想,自己只念过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低,又从未出过远门,能挑得起这副重担吗?但她一看到书记那信任的目光,这些顾虑顿时全消失了。
唐元英心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理所当然应该勇挑重担,出力流汗。于是,她满口答应了邓书记的要求。公社党委决定组建铁姑娘队的消息迅速传开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干的事女人照样能干。在当时的大庆坪,姑娘们都把参加铁姑娘队当作无比光荣的事。这一下,参加报名的姑娘来了六十多人。根据施工需要,经过组织反复挑选,有21名姑娘正式加入了铁姑娘队。她们当中年纪最大的才19岁,最小的仅17岁。她们打着背包,手提钢纤铁锤,告别牵挂的父母亲,来到离家10公里远的野牛岩安营扎寨。
开工后,铁姑娘队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便是打炮眼。当时工地上没有风钻机,打炮眼全凭手中的铁锤和钢纤。而姑娘们之前从未碰过这些东西。头一回打炮眼时,不是钢纤倒地就是铁锤落空。队长唐元英、副队长唐带英、队里年纪最大的唐旺娣是第一批掌钢纤的人,她们的手臂和膝盖都曾被落空的铁锤砸出过血来。为了尽快提高打炮眼的技巧,姑娘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们利用业余时间把钢纤插在钦土上进行练习。嗨!这法子还真管用。没过多长时间,21名姑娘都熟练地掌握了打炮眼技术,16磅重的铁锤抡起来也挥洒自如了。
打炮眼这一关过了。接下来便是点火放炮。刚开始时,附近工地上的男同志过来帮助她们,教她们点火技术。听起来头头是道,但要独立操作还是有些胆怯。为了给大家带个好头,做出榜样来,唐元英、唐带英和唐旺娣三人又分别担任起了三个班的首批点炮手。
远离父母,独居深山,铁姑娘队的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她们一天要干8个多小时的重体力活,但吃的除自己种的蔬菜外,主菜便是从家里带来的腌菜。住地由于地处山区,雾多潮湿,姑娘们换洗的衣服经常干不了,穿着半干半湿的衣裤上工地便成了家常便饭。由于雾重,茅草屋密封性能差,就连她们盖的被子也常常是潮湿的。生活上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并没有磨灭姑娘们高昂的斗志。她们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艰苦创业的斗志与困难搏斗。工作上,姑娘们都把铁姑娘队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处处争先,把苦和累埋在心头。队员唐花香在一次去大庆坪公社挑河沙时,扭伤了脚,疼得她偷偷地哭。但她不服输,擦干泪水,一拐一拐地挑着河沙往工地上赶。姐妹们劝她别干了,好好休息一会。可她说什么也不肯,硬是咬紧牙,一拐一拐地将河沙挑到工地。以争先为荣,这是姑娘们的共性。在队里,许多姑娘都曾光荣地当选过“‘泡'兵司令”。评“‘泡’兵司令”是姑娘们休息时,除了唱歌之外又一自娱自乐的好方式。赢得“泡’兵司令”称号的姑娘都会得到大家的敬重。因为,它是血和汗的结晶,是奉献和付出绘出的最美的图案。
除了苦和累,铁姑娘队还碰到了许多危险。1971年11月的一个晚上,副队长唐带英带领5名姑娘来到离住地半公里的岩洞施工。这时,天空下起了大雨,而在洞里施工的姑娘们却浑然不知。雨越下越大,大水挟着泥沙奔向洞口,流入洞中,在洞里的姑娘们感到情况不妙,洞里的水越来越深,平时只是淹没脚板的水今天突然淹到膝盖。不好!外面涨大水了。正当她们准备撤离岩洞时,突然,只听到“轰隆”一声,石头、泥沙从洞口压下来,洞口被堵死了。在这关键时刻,唐带英没有惊慌,她急忙将姐妹们召集起来,点起蜡烛,寻找新的出口处。大家齐心协力,才在另一侧找到一个出口。铁姑娘队员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赢得人们的称赞和敬重。1971年夏天,省妇联第一副主任曹瑞武从大庆坪公社步行10多公里路来到了野牛岩工地。看着姑娘们手掌上那厚厚的老茧旁边长出了新的水泡,大姐感慨不已,连声称赞大庆坪铁姑娘队不愧是“全省的一面红旗”。她紧紧拉着唐元英的手叮嘱道:“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要为湖南妇女净光。”在工地上,细心的曹大姐了解到姑娘们工作十分劳累,眼里流出了泪水。
1971年6月18日,《湖南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引出千年阴河水,都庞岭下绘新图”的长篇通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铁姑娘队的事迹拍摄成新闻纪录片,在全国各地上映。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组织与会人员到大庆坪参观引水工程,零陵地区农业学大寨现场会也纷纷到大庆坪参观学习。全县分期分批组织了1。5万人次赴大庆坪学习取经,大庆坪成为零陵地区、零陵县的先进典型。1973年9月,当时的大庆坪铁姑娘队队长唐元英光荣地参加了湖南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省妇联副主任。
1973年,在铁姑娘队和其他施工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座高27米、宽6米、厚7米的野牛岩大坝筑起来了,2号洞和3号洞也如期贯通。
当时这支由21名十八九岁姑娘组成的大庆坪铁姑娘队,在荒凉偏僻的野牛岩,凭着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凿洞筑坝、兴修水利。她们把自己最美好的花季年华献给了大庆坪的水利建设事业,用鲜血和汗水书写出一曲曲辉煌的乐章。她们的先进事迹在潇湘大地上广为流传。
正是在他们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下,经过全乡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大庆坪的面貌终于有了很大改观。如今大庆坪水利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水利灌溉得到有效解决,猫儿岩水库灌溉面积已达1。6万亩,这其中有铁姑娘队员们很大的一份功劳。
来源:零陵融媒体中心
作者:《零陵区红色文化干部读本》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