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丁建勋 龚向树)“今年3月秦海清同志已升职为我们中心的副主任,现在他肩上的担子很重,应急办、急性传染科、职业病科、学校卫生科、免疫规划科、财务科等等一大堆业务上的工作都要他去关心过问。”后勤科科长李萍一边带我们去找他一边做着介绍。
8月21日,走进区疾控中心办公院落,掩映在绿荫之中的办公楼安静、整洁,找到秦海清同志时,他正在忙着核实数据。
秦海清,现年47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少儿专业委员会委员。1994年8月毕业以来,近30年他把一腔热血和一生的青春都贡献给了零陵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在中国第六届医师节上被评为零陵区“好医生”。
痴志疾控,无悔人生
秦海清毕业于老零陵卫校,在卫校的三年,他学习刻苦,医学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扎实,成绩优异,1994年8月被直接分配到城内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
疾控工作主要是从群体的角度来防控疾病和促进健康,社会效果呈现较慢,不像临床工作几天内就立竿见影地减少病人痛苦,在老百姓的眼里是疾控中心是一个较为神秘的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也是这个行业的“隐形战士”。
秦海清深知既然当了疾控医生就得牢记自己的初心,沉得下气、静得了心、耐得住烦,坚持长期的科学防控。谁知这一坚持,就让自己两鬓已泛清霜、29年就这样过去了。
麻风、霍乱、疟疾、艾滋病、登革热、“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听到这些名词,常人唯恐避之不及,他却迎难而上,冲在最前面。
碘缺乏、心脑血管、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防控,他都深入一线开展各类监测、宣传、培训和管理。
一路走来,不管工作项目有多大、任务有多重、协调有多难,秦海清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战在岗位上,贡献着自己青春和汗水,体现着人生价值。
模范带头一线奉献
“海清同志是中心骨干力量,知识面广、工作扎实、爱岗敬业,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心资深老员工杨卫林对秦海清由衷地评价。
2020年1月下旬,零陵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秦海清受命为防控机动队长。当时他母亲刚做完手术还躺在病床上,原本在床前尽孝的他接到命令,只好舍小家为大家,把照料母亲的责任交给了他因中风后遗症导致手脚也不太利索的老父亲,好在他父亲很理解:“自古忠孝难两全,你放心,你妈这里有我照顾,你自己注意安全”。
2020年2月11日晚11时,市疾控中心检测出零陵区某病例核酸阳性。为尽快采集疑似感染源的咽拭子样,查清传染源,秦海清主动请缨:“各位领导,我是机动队长,让我来吧,保证完成任务!”。当晚驱车50公里外的村庄采样,采样完成脱下厚重的防护装备时,已将近凌晨4点,他没敢休息,立即驱车送样检测,并连夜撰写疫情调查分析报告,分秒必争地为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那段时间疫情紧张,他与妻子都共同奋斗在防控最前线,成为了真正的“防控夫妻档”。2020年3月,秦海清也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被组织批准火线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履职尽责 勇担使命
“老师学识渊博,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科学严谨,常告诫我们多守本分,少计得失,跟着他的这二年我受益良多”2021年引进的高材生黎家旺对秦海清非常敬佩。
从事疾病控制工作以来,他积极投入本职工作,总结实践操作经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和浏览相关期刊、网站,了解和掌握疾病控制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
为了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他还主动参加自学考试,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通过自学取得了湖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专科学历,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历。
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在面对各种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游刃有余。2021年1月20日晚上8时,区疾控中心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有16名某学校的学生因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就诊,随后市中心南院、第四人民医院也陆续报告该校多名学生就诊。秦海清接报后,马上判断可能是一起学校肠道传染病而引发的暴发性疫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引发更大规模的感染。上报、启动应急预案、分组分工......各项工作被安排的有条不紊,3支专业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处置。经过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疫情分析,传染源确定为该校食堂某从业人员,在感染GⅡ型诺如病毒后继续在食堂上班而引发。随后秦海清同志向学校提出患者住院隔离、感染人员调离、场所全面消毒等建议措施,同时组织该校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心理疏导,各项措施落实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我们这份工作,干得越久,你就越有成就感,我们是做着大厦底下深埋的地基工作,虽不为大众所知,但意义非凡。”经过几起大疫大灾的锤炼,他的心境早已波澜不惊。
来源:零陵区卫健局
作者:丁建勋 龚向树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