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郑志祥)舜帝庙村地处零陵区黄田铺镇边陲,与东安接壤,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老百姓缺少文化,思想落后。面临穷山恶水,驻村工作队坚守“四项职责”,本着“真驻村、实帮扶、促振兴”的工作思路,与困难乡亲“结对子”、为产业升级“出点子”、为村级发展“谋路子”,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以实干实效彰显担当作为。
2022年2月10日,李明达接受组织安排,赴任黄田铺镇舜帝庙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干部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职责任务,深入调研,科学分析,认真谋划,发挥各帮扶单位力量,巩固脱贫成果,推动舜帝庙村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了解民情 铺好乡村“发展路”
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认清自身职责,迅速转变角色,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找出开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最好的应对措施,全心投入到舜帝庙村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舜帝庙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驻村工作队深入到脱贫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户、大病户了解其家庭生活,收入情况。通过对种植大户、老党员等群体289人次走访,了解到全村生产发展情况。
完善设施建设 铺好乡村“振兴路”
有村干部认为,农村既无资金,又无技术人才,不具备发展村集体经济良好条件;有的村民对市场了解甚少,信息面窄,经营能力差,不知道养什么,开发什么,引进什么,找不到发展经济的优势,缺乏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与村干共商发展大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盘活特色经济,层层善诱,不断向村民灌输“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因此,驻村工作队向上争取机耕道2000米的建设项目,利用当地资源为村民服务。
去年是历史罕见的春秋连旱,形势十分险峻。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紧急动员,布置落实成立抗旱工作小组,严格用水。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看管水库和渠道。并疏通渠道2处,加固水库1座,修筑排灌站1个。全力做好抗大旱、久旱的准备工作,确保村民生产用水。并在村委会东侧,掘井200余米深,新建水塔一座,保证了村民生活用水。
为群众办实事 铺实群众“民生路”
驻村工作队提前筹备良种、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及时到位。为防止返贫,驻村工作队组织志愿服务队,清理灌溉水渠3000多米,水塘20口,总面积约300亩,切实解决群众的春耕困难。监测户秦满英,种田6.3亩,因丈夫去世,子女在外,劳力缺乏,迟迟不能春耕生产。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帮助秦满英犁田、育秧、插田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凡春耕生产,驻村工作队就“一对一”帮扶,有效推动了各项生产工作,确保好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
此外,驻村工作队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升村民防火意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通过张贴条幅,发传单,村村响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森林防火常识,提醒村民高度重视,明确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自觉性。
凝聚发展力量 打好产业“经济路”
驻村工作队筑巢引凤,多措并举,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经过不懈的努力,引进湖南省振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舜帝庙村,金凤落巢,零陵“万亩”油茶(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园项目在村正式开工,为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奠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据本村特色的生态环境,驻村工作队设计三大块产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林下经济生产模式一一林下养殖产业体系;根据林木特点,布局绿色种植业;根据山林资源,建设森林幼儿园。通过上述三块产业链的开发利用,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品牌,发展舜帝庙村休闲农业,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带动群众发家致富。同时借本村特有的生态环境优势,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成就了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见效。一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靓丽景观初具雏形。
驻村第一书记李明达和驻村工作队员们旰食宵衣、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倾注“心血”,为舜帝庙村乡村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接下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规划引领显特色、多措并举谋发展,拓宽渠道,坚持农牧业发展,更好的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增强乡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零陵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 志 祥
编辑:郑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