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进群众心里 “帮”出幸福硕果——零陵区第一轮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李忠仁 编辑:梁园翠 2023-04-07 08:59:44
—分享—

□李忠仁

拼搏书写忠诚,汗水浇灌收获。

2021年5月至今,零陵区选派市、区62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86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2021年零陵区列入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区,2022年零陵区农村党员“137”责任制入选湖南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严格标准,尽锐出战打硬仗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零陵区坚持选育管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作为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

选优派强。严格标准、严把关口,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根据不同类型村的需要,对人选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确保政治上靠得住、工作能力过硬、对基层有感情的干部被选派下去。在原有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伍基础上,精选从事驻村脱贫攻坚工作老队员103人占比55%,新队员83人占比45%。注重做好新老队员传帮带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工作无缝对接。

素质培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履职能力培训,提升驻村工作队适岗本领,激发内生动力。第一轮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开展集中培训2次、乡村振兴座谈会4次、课堂培训36次,培训人员1200余人次。

制度管强。制定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实行区委综合督查室、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三条鞭子”一起抽,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严查“两头跑”“两不管”“读通校”现象。不定期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当面指出,对违反工作纪律的进行集体约谈,共约谈16人。

实处着力,精准帮扶展新颜

乡村振兴,贵在实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抓实村级发展工作。

衔接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基础。零陵区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全面排查存量监测对象和规模性返贫风险点,建立工作台账,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发展有方。按照山上油茶柑橘、山下粮食蔬菜、林间多种经济、水中优质水产、江岸观光采摘思路,186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走访,按照资源优势型、区位优势型、传统优势型3种类型,对62个村“三资”情况逐乡逐村实行“台账”管理,有效摸清村级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一二三产业。接履桥街道马坝村利用丰富的稻田资源,流转土地3000亩,培育稻谷、稻草等“八稻产业”,打造稻田复合社区。

帮扶有效。62个驻村工作队对本村群众反映的一些烦心事、揪心事,逐一建立台账,逐项落实到位。全区落实驻村帮扶资金296.8万元,为村民办实事好事600余件,解决了村级“三冬”生产问题200余个。同时,各工作队主动作为,争取各项目资金600多万元,新建育秧大棚、蔬菜大棚、储藏冷库,流转土地20余万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多元。

长远为本,真帮实促强基础

驻村帮扶,重在强基固本。零陵区注重抓基层、育人才、强治理,打造一支永不带走的工作队。

抓基层、筑堡垒。各驻村工作队协助乡镇党委积极抓好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指导健全完善党务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有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抓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闭环管理机制,培育后备干部135名。农村党支部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党员示范户、开展党员户挂牌等形式,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表率。

引人才、壮队伍。零陵区利用中秋、春节等时机,广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动员本村在外打拼人才回家乡办产业,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全区156名致富带头能人担任支部书记,693名致富青年能手充实后备力量库。菱角塘镇文雷村支部书记蒋阳秋在外工作,致富后回家乡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种鸽养殖,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每年。抽调22名“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科技特派员工作队,选派1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挂职锻炼,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树新风、强治理。在全市率先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搭建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说事、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化解矛盾和促进乡风文明的平台,由“政府干群众看”变为“大家一起干”。紧盯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树立文明乡风,打造宜居村庄。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李忠仁

编辑:梁园翠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