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美乡村入眼来——零陵区黄田铺镇乡村治理蝶变之路

来源:黄田铺镇 作者:刘英 陈叶枝 编辑:郑志祥 2023-05-09 08:53:34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刘英 陈叶枝)宽阔整洁的道路、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勤劳朴素的村民……恰似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风光。近年来,零陵区黄田铺镇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机制,乡村治理成效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推行三变改革

路是走出来的。2019年,名山岭村坚持党建引领,大胆尝试 “三变改革,五大合作”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市首个“三变”改革试点示范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置业合作社等五大合作社。在实施“三变”改革中,名山岭村进一步完善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多种经济组织合作的乡村治理结构,把村规民约纳入合作社章程,把利益分配与村民遵章守纪、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等挂钩,引导农民养成文明习惯,使乡村“自治”得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村集体与市场紧密结合、各种经济组织和农民衔接互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市“科学发展魅力村庄”。黄田铺镇名山岭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石保笑着说:“2022年我们村集体收入31.6万元,争取今年能达到50万元。村里现有1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乡既能有收入又能照顾着家庭,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三治融合,建设美丽乡村

办法是想出来的。黄田铺镇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路径,破解乡村治理中资金少、人手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难题。邓家冲村支部书记周茂云说:“我们村第一个带头拆除自家100多平方米的老屋的是村主任杨建武、秘书唐顺芳。第一个改厕所的是党员组长眭善清。有了他们的率先示范,村民看到环境变整洁了、路也通畅了,都会自愿拆除空心房、改厕所。目前,我村的空心房已全部拆除,改厕完成率达98%。”村民发生了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构建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德治“春风化雨”,严格制定村规民约,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行为规范,孝老爱幼,公益事业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行为规范;法治“定分止争”,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积极主动排查化解身边矛盾纠纷;自治“共治共享”,组建村民自治队伍,推荐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老党员、村民,先后成立了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推进“一事一议”的模式解决治理难点。全村村干部、村小组组长、党员、村民迅速拧成一股绳,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6.67平方公里的村庄,每年的保洁开支不到1万元,先后获得永州市生态文明村、永州市美丽乡村、零陵区环境治理最佳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文明实践,树立乡村新风

实践是干出来的。黄田铺社区是由原球华村、黄田铺村、白龙街居委会合并而成,常住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镇区建设、征地项目大都聚集在此。根据辖区的特点,黄田铺社区积极探索市域社会化治理的路子: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立诉前调解室,组建“五老+好邻居”队伍,三个月内完成了800多亩潇湘园学校的前期征地拆迁和后期的矛盾调解工作;有效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精心培育“三类明白人”,党建引领明白人、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乡村事务明白人,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进移风易俗,整治陈规陋习,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重点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事不在小、关键在办”,“一门式”服务全面提升,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全年办理便民事项1000余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黄田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陈金茂干劲满满地说:“我深知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和责任,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承诺给老百姓的事情我将想尽一切办法办好,做到言出必行、行必见效,向着生态文明活力宜居现代化黄田铺的目标而奋力前行。”

来源:黄田铺镇

作者:刘英 陈叶枝

编辑:郑志祥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