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万珂铭 谢定韬)今年46岁的唐海娥是零陵区大庆坪乡田家湾村卫生室的村医。1997年从永州中等卫生技术学校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做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坚守就是27年。
唐海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小便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深知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村民对健康的渴望,因此立志要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为家乡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起,田家湾村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外出务工,19岁的唐海娥毕业后回到村里当村医,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唐海娥自己却很清楚:“我是学医的,我知道越是医疗建设空白的地方越是能发挥自己的价值。田家湾村是我家乡,我愿意坚守这里,努力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
行医中她秉持让“让乡亲花最少的钱治好病”的理念,热衷开“小处方”。让唐海娥美名在外的,不仅是收费低,更重要的是“医术好”。她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疾病,为村民提供及时救治和优质医疗服务,成为村民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唐海娥深知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所肩负的责任,她更加知道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学科。工作之余,她经常翻阅医学书籍和杂志,了解最新的医疗动态,积极参加各种医疗学习培训班,以应对医疗领域的日新月异。同时,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将新的理论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诊疗水平。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唐海娥于2013年荣获零陵区卫生系统“优秀乡村医生”称号,还于2018年考取执业助理资格证。
27年来,唐海娥的足迹遍及田家湾村的每条小道、每个角落。无论昼夜、风雨,只要一个电话唐海娥立刻上门诊治,或者协助联系车辆将患者送往卫生院救治。
唐海娥除了整理村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及医疗政策宣传,向村民们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她还总是背着药箱入户随访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为他们送医送药。她说:“人都有个病痛,有的老人孩子监护人不在身边,我做好她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在唐海娥的努力下,田家湾村医疗水平逐渐提升,村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也在她的带领下,其村卫生室连续七年荣获“优秀卫生室”及“一类村卫生室”称号。唐海娥的好,村民有目共睹。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万珂铭 谢定韬
编辑:邹佳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