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单建华)在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街道耀江豪廷小区,曾经的“矛盾高发地”已蜕变为居民满意度达98%的“幸福样板”。这场蝶变的背后,是商界精英转型的“红色管家”蒋华军。他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将企业管理的“硬功夫”转化为基层治理的“软实力”,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
商界精英到社区“顶流”
1994年,18岁的蒋华军投身商海,二十余年锤炼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卓越管理能力。2019年,面对小区物业纠纷频发、居民矛盾激化的困局,他高票当选业委会主任,毅然搁置企业事务,全身心投入社区治理。2022年,零陵区推行党建引领“五单五到户”模式,他身兼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双职,开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治理新格局。
“把家国情怀写进社区肌理。”这是蒋华军工作日志扉页的誓言。他创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民主评单、公开晒单”机制,建立党员、住户、劳动力三本动态台账,累计走访587户居民,梳理287条民生诉求,将党组织服务精准延伸至每家每户。
“三驾马车”破治理难题
面对基层治理中错综复杂的挑战,蒋华军展现出“敢破敢立”的非凡魄力,积极探索出“三驾马车”的创新路径。蒋华军首创“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共治模式,组建小区治理委员会及105人的志愿服务队,整合资源破解难题。任内推动完成主干道改造2条,新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设施,增设净水机、快递柜等便民设备,安装68台防高空抛物摄像头,化解120余件车位纠纷,以“硬投入”纾解“软痛点”。
代际矛盾调解成为其治理智慧的缩影。2021年,篮球场建设引发年轻人与老年群体冲突,蒋华军带队开展12场恳谈会,收集287条意见,最终推出“夜间静音照明”“午休禁噪”等定制方案,将矛盾化解为共治实践。“基层治理没有标准答案,唯有找到共赢的钥匙。”他总结道。
“枫桥心法”化邻里矛盾
身为零陵区物业纠纷调解中心主任,蒋华军累计调解纠纷500余起。从邻里噪音、管道堵塞到五年物业费拖欠,他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被居民誉为“金牌和事佬”。
——7栋下水道堵塞引发冲突,他连夜协调双方共担维修费用并制定排水公约;
——8号楼鞋柜摆放争执,他现场测量提出移位方案,半小时平息积怨;
——空置房漏水纠纷僵持数月,他结合建筑规范与法律条文促成三方和解;
——疫情期间,他为拒缴物业费五年的业主义务送菜送药,以真情换来主动补缴;
——失业居民朱敏经其帮扶重获保安工作,濒临破碎的家庭因此重归和睦。
“社区治理不仅要解难题,更要暖人心。”他的调解桌上,锦旗与感谢信层层叠叠。
党建引领,幸福加码
在蒋华军的带领下,耀江豪廷小区斩获“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等12项荣誉,其个人获评“永州好人”“金牌调解员”等称号。成功经验凝结为三大法则:
党建引领强根基:105名党员亮身份、领岗位,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
数字赋能提效能:搭建智慧社区平台,实时监控业主诉求与设施运维,实现精准治理;
多元参与聚合力:每月“业主恳谈日”、每周“敲门行动”常态化,年均征集自治金点子300余条,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为“主人翁”。
记者手记
如今的耀江豪廷,文体设施齐全、邻里互助成风,居民唐翠金感慨:“有球打、有处聊、有难有人帮,这就是幸福!”蒋华军的日志里,新计划已然展开——组建“银发管家”志愿服务队、筹建社区共享书房、完善智慧养老系统……这位基层治理的“拓荒者”,正以“家国情怀融入社区肌理”的信念,继续书写新时代的“枫桥故事”。
来源:零陵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建华
编辑:郑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