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何秀坤 殷雅君)一场庭审,就是一堂深刻的法治课;一部警示片,就是一剂强烈的清醒针;一次谈话,就是一道及时的“防火墙”……今年以来,零陵区纪委监委不断探索警示教育新路径,让纪律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现场”,使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成为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堤坝的“防火墙”。
“现场”变“课堂”,警示教育“零距离”
“看着昔日同事站在被告席上,听着他沉痛的忏悔,那种冲击力远超任何文字说教。”近日,在零陵区人民法院庭审现场,一名区直单位“一把手”在旁听完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审理后感慨道。
将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是零陵区纪委监委的一大实招。通过组织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干部“零距离”观摩庭审,“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庄严与违纪违法的惨痛代价,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案例”变“教材”,精准滴灌“触灵魂”
“大水漫灌”不如“精准滴灌”。零陵区纪委监委深挖本地查处的典型案例资源,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员干部的特点,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套餐”。
针对教育系统,精选校园餐领域腐败案;针对乡村振兴一线,聚焦工程项目、资金审批等风险点;针对年轻干部,突出作风和“微腐败”问题……通过拍摄制作《失守的底线》等系列警示教育片,积极开展“警钟季季敲”活动,让警示教育更具针对性,确保“同病共治”“同类同教”,真正戳到“痛处”、触及灵魂。
“一时严”变“一直严”,常敲警钟“不断电”
警示教育非一时之功,需久久为功。零陵区纪委监委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让警钟长鸣于耳。一方面,推动各党委(党组)将警示教育融入日常,通过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生活会、廉政党课等形式,常念“紧箍咒”。另一方面,强化严管厚爱,将谈心谈话制度化、常态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据悉,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1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超5000人次,开展廉政谈话1200余人次。下一步,零陵区纪委监委将继续创新载体,让警示教育更加鲜活、更具张力,持续释放“严”的信号,为零陵区高质量发展清淤排障、保驾护航。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何秀坤 殷雅君
编辑:贺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