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文化旅游丛书》丨潇湘夜雨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刘翼平 刘佳音 编辑:单建华 2019-12-05 09:16:39
—分享—

这场雨,

是山河之雨、心灵之雨,

是自然之雨、文人之雨。

在宋朝的一个春夜,

它下在永州的 岛,

下在潇水和湘水交汇的小洲。

从此,千百年来,

画家的画里,

诗人的诗里,

人们的心里,

一直下着这场绵绵夜雨。

潇水,是湘江的东源(或支流,也称干流的上游段),古名深水,又名营水,东晋以后改名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而得名,《水经注·湘水》说:“潇者,水清深也。”潇水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野狗岭山麓,蜿蜒曲折,流经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汇集西河、消江、伏水、永明河、宁远河,在湖南永州城区附近转了一个大弯,留下香零山、朝阳岩等许多美丽景点后,于永州市零陵区蘋岛注入湘江。

潇湘二水,无疑是中国最有诗性、最富历史文化蕴涵的河流。潇水、湘江在零陵汇合成 “潇湘”,砥砺生发出的“潇湘”这个词,比“巴蜀”雅致,比“燕赵”婉约,比“塞北”温柔,比“吴越”多情,比“江南”灵动,比“白山黑水”明丽幽远。她狭义上指永州,广义上泛指湖南,是湖南的雅称。自屈原《湘夫人》开启吟咏“潇湘”之门后,李白、柳宗元、刘禹锡、刘长卿、杨万里、王夫之等纷至沓来,借潇湘这块诗化的土地一吐胸怀,有关潇湘的咏歌代不绝书、浩如烟海:“潇湘夜深月明时”“最多吟兴是潇湘”“余霞倒影画潇湘”“却向潇湘别故人”“正是潇湘合流出”“乌蓬摇入潇湘路”……以至于南宋大诗人陆游称叹“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四五千年来以舜文化为根脉的潇湘文化演绎出中华文化辉煌动人的一脉,其精髓是家国情怀、伦理情结和忠贞爱情。

????_20191205091128.png

潇湘夜雨

而位于潇水和湘水交汇之处的 岛,四面环水,高洁幽静。小岛地形近似圆形,面积约0.6平方千米,环岛一周约600米。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秀丽。千古传颂的“锦绣潇湘”就是指 岛这一带极富诗情画意的山光水色。而每当夜幕初合,雨帘纷降,风抚翠竹,雨打芭蕉,暗香四溢,这里更有一番别致的梦幻景象,这景象正是为历代文人所仰慕的,开中国“八景”先河的“潇湘八景”第一景“潇湘夜雨”,堪称“天下第一景”!这雨落潇湘的夜景,是旧时文人借以寄情的著名景观,“涔涔湘江树,荒荒楚天路。稳系渡头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傒斯)凄凉而无助的心境,就像夜雨一样哀婉缠绵,在迷蒙的雨丝中给人以朦胧的美感。河畔观雨,卧听江声,千百年来,人们所钟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还是心灵的夜雨?


来源:《零陵文化旅游丛书》

作者:刘翼平 刘佳音

编辑:单建华

本文链接:http://www.hwll.cn/content/2019/12/05/62773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