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7日讯(记者 陈斌 通讯员 吴砾星 杨万里)“今年,我在7个村共租种水田面积已达1473亩,比去多种500余亩,计划种植早稻1050亩。”近日,67岁的共产党员、当了多年村干部的永州市零陵区大树脚村种田大户杨忠庆,一边忙碌给大棚里的秧苗揭膜通风,一边心直口快对笔者说,“作为农民党员,不能让良田抛荒。虽然种田赚不到多少钱,但种总比不种强。”
杨忠庆,2014年从村主干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张罗租种抛荒田。他先后和他的合作伙伴吴勇军走村串户以每亩100元至300元不等的价格,租种了970多亩抛荒田,并多方投入300余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杀虫飞机、烘干机、收割机、运输车数台。去年种粮收入35万元,并帮扶贫困户12人。今年,杨忠庆没有被新冠肺炎疫情吓倒,又四处新租种抛荒田510余亩。
零陵区是个粮食生产大区,为有效遏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今年,该区采取领导分片、干部包干、强化措施、责任夯实、宣传政策、优化技术、提升服务、严格考核、赏罚分明等多措并举办法,春耕生产热气腾腾。
入春以来,该区以乡镇为单位出动1000名区乡干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农业春耕备耕,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业生产一线,入户了解农户预种植水稻面积,协调解决荒田水利设施、道路问题,引导农户合理制定粮食作物种植计划。
据调查统计,全区挨家挨户签订《承包耕地耕种承诺书》12.1万份。新签2020年度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和禁止弃耕抛荒目标管理责任书12.5万份。对无力耕种的农户采取减免租金、退出承包等方式将耕地流转、委托他人代种;对条件成熟的,以村组为单位将耕地整体打包招标,吸引外地大户来乡、在外能人回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在乡统一承包。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财政补贴政策,新流转稻田12.5万亩。
该区为加强对今年早稻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抽调150名农技、农机、农资、金融、新品种推广、病虫防治、水利保障服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划片定点,吃住服务到村,已帮助农民解决各种技术难题520余个,为贫困户筹措春耕春种资金550多万元。
全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取政府兜底治抛荒的办法,各乡镇成立了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对连片抛荒2亩以上的稻田或稻田抛荒超过稻田总面积1%以上的严肃问责。同时,由区“三农”主管部门牵头、联动乡镇政府介入,通知稻田承包责任人限期复耕,对无能力耕种的统一组织发包耕种。另外,本着多种多奖励的办法,鼓励种粮大户大胆种植,引导更多人参与粮食生产。全区各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采取政策优惠、技术优先、现场解难的办法,认真服务好外地来乡、在外回乡、本地创业承包耕地的能人,支持他们种田产粮赚钱,拿国家补贴赚钱。该区还积极推广集中育秧新技术,每亩降低水稻育秧成本40至50元,调动了种田大户的积极性,零陵区梳子铺乡愚溪源村魏星,原本在广东做电器生意的,去年他毅然回村合伙王焕忠等5户贫困户租荒田810亩种植双季优质稻,并在200亩稻田套养禾花鱼,当年使他们全部脱贫。今年3月30日,在乡政府领导的现场协调下,又承包了该乡大古源一带220亩高岸抛荒田。
今年,全区新流转稻田2.85万亩。已落实早稻面积27.54万亩,同比去年增加20%,已翻耕水田24.6万亩,早稻已播种达90%以上,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和机育秧15.6万亩,涌现种田大户520余户。
来源:零陵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斌 吴砾星 杨万里
编辑:陈涛
本文为零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