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富家桥镇:七举措治理耕地抛荒见成效

来源:富家桥镇 作者:顾俊龙 李仲芳 编辑:陈涛 2020-04-28 16:36:44
—分享—

红网时刻4月28日讯(通讯员 顾俊龙 李仲芳)近日来,零陵富家桥镇党委、政府针对部分村组抛荒弃耕现象,高度重视,采取七举措,坚决消灭抛荒弃耕,成效已现。

明确责任担当。落实镇村两级治理责任,各联村领导、驻村干部与村干部是该村治理耕地抛荒的责任人,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主干明确分片包干负责制,具体抓好全村的治理耕地抛荒工作。

宣传引导并举。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等宣传渠道, 注重运用好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放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宣传要点明白纸、《致农户的一封信》、治理耕地抛荒限期整改通知等,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补贴、农机补贴、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保险、“湖南农担”信贷支持政策及零陵区种粮大户等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奖励扶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政策支持增强。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财政补贴政策,认真核查种植面积,规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程序,做到精准发放,抛荒耕地一律不予补贴。发现耕地抛荒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组织引导耕地承包农户本人自种, 本人不种的要组织代耕,代耕者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本人不种也不请人代耕、代种的要无偿交由村委会组织发包给他人耕种;无人认领的抛荒耕地、因农户自身原因未能复耕复种又未能流转的耕地由村主干负责复耕复种;耕地抛荒二年以上的,本人不种也不请人代耕种的要按程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重新发包组织耕种。

奖补激励并重。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无力耕种的抛荒耕地承包农户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耕地经营权。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流转信托、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托管服务和代恢复抛荒耕地耕种。种粮大户新耕种常年抛荒耕地面积达到有关规定的,镇政府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给与激励。各村采取得力举措,推进耕地抛荒治理达到抛荒治理要求,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镇党委政府根据治理到位面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补到村用作治理耕地抛荒经费,发展粮食生产。

指导服务跟进。各联村班子成员、驻村干部与农技站人员实行分村包干抓好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对水利条件好的抛荒稻田,采取集中育秧方式扩种早稻,恢复双季稻;对条件有限的抛荒农田,也要通过集中育秧方式种植中稻或一季晚稻;对不宜种植水稻的抛荒稻田,指导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旱粮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

台账管理落实。各村(社区)、组要层层建立耕地抛荒治理台账,做到一处抛荒,一名领导、一名负责人、一名技术指导员、一个治理措施,逐处销号。

奖惩措施得力。对镇及以上部门督查发现粮食生产功能区 2 亩以上、非粮食生产功能区 5 亩以上连片抛荒且未在规定时间整改到位的村,按2000元/处扣减村工作经费,同时按程序免去村支部书记及包干村干部职务;驻村干部当年考核评定为“不称职”,扣发当年度绩效工资;镇分管领导按区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完成整改任务并达到治理要求的村,根据治理面积、难易程度综合评选一定比例的村或个人在评先评优及物质上给奖励。

该镇现有耕地面积51757亩,其中水田面积47804亩。通过一百多场次的村组会议、一万多份的宣传资料发放、五千余份治理抛荒弃耕的告知书下达,全镇田间地头,人声鼎沸、农机轰鸣,一遍繁忙的景象;深藏的黑泥重见天日,田地间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目前,该镇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5677亩,较去年增加早稻种植面积10%,翻耕板田1万多亩,贤水河两岸无一丘抛荒的田地,对水利条件较差的也要种上红薯、苞谷、花生、黄豆之类的农作物,做到不抛荒一丘,不弃耕一分。全镇涌现出种田能手和种植大户86户,其中:承包30亩以上的58户,100亩以上的22户,1000亩以上的6户。全镇拥有农机341台(组),其中耕田机96台,收割机58台,抛(插)秧机18台,抽水机141台,烘干机28组。治理耕地抛荒现已初见成效,达到了预期治理目标。

来源:富家桥镇

作者:顾俊龙 李仲芳

编辑:陈涛

本文链接:http://www.hwll.cn/content/2020/04/28/71558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