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罗先忠 冯政 唐根深)永连村离零陵城区仅有12公里,省道永连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红六军团西征途径此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教育底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中,该村着力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做实农旅融合文章,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2021年村级集体收入22.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1万元。
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永连村原画眉山村和罗家桥村合并而来,由于永连公路贯穿全村,故命名为永连村。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在画眉山经过,留下“半截象牙筷”“一盏红灯”“古街上枪声”等一系列红色故事,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墙上至今还保留着“工农专政”“欢迎白军士兵来参加工农革命”等革命标语。
永连村依托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了党性教育培训馆、红星广场、旧址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停车场、红军林散步道等一期配套基础设施。接着打造了展示馆、公厕和服务中心、乡村舞台、画眉廊、水体景观、水电等二期教育工程,高标准建成了红六军团党性教育基地,总占地面积达5.8万平方米。仅2021年接待旅客15万人次,超过5.8万名党员在此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成为永州中心城区“带着初心去打卡”重要网红打卡点,拍摄的微党课《半截筷子》在学习强国上发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营造美丽乡村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永连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永连好人”“最美家庭”“红色传人”等评选活动,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社风,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永连村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具体抓实抓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以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为抓手,积极探索“自我、自发、自治、自办、自主、自觉、自强、自然”的“八自”模式,将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交给群众,把各项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以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通过安装路灯,绿化硬化道路,改造房屋风貌,拆除“空心房”、改水改厕、建立垃圾转运点,并开展卫生评比活动,评出最美、最差卫生家庭,强化村民环保清洁意识,提升村民维护清洁的自觉性。全村硬化道路13公里,村组通上水泥路,新建水沟6000米,清理臭水沟1500米,清除陈年垃圾40多处,年运垃圾400多吨,改厕264座,改水120户,安装路灯320盏,拆除“空心房”266间4920平方米,房屋风貌改造58座。如今村里乡风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成为村民居住乐园。
做实农旅融合文章
永连村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区位资源、青石江流域两岸土质肥沃等优势,做实农旅融合文章。目前村里建起七大产业:肖记军毓养殖有限公司、连心生态农庄、华发千里供港蔬菜基地、湖南华发农副产品加工厂冷库、奇点红星研学基地、永联砖厂、百合页岩,有效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永连村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引进香港源源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千亩供港蔬菜基地,流转土地1338亩,投资1000万元,建设现代化基地,厂房、冷库等。2021年已完成蔬菜种植500亩,年产蔬菜500吨,每年付给村民租金40万元,每天安排村民就业40-60人。引进农民企业家肖祥军建成肖记军毓养殖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标准化种鸽繁育基地,并深加工肉鸽,开办红梅山庄,山庄特色菜就是鸽子,2021年游客来村红色教育基地旅游带动山庄消费50万元。鼓励村民罗贤坤回村创业,投资100万元建成心连心农场,村级集体经济投资10万元支持他创业。该农场流转土地210亩,建成4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种植辣椒、茄子、豆角、瓜类等品种,60亩设施齐全的露天蔬菜基地,还种植100亩的桃树和沃柑等品种,其产品销售市区,为本地菜篮子提供了优质的天然无公害蔬菜。
来源:零陵新闻网
作者:罗先忠 冯政 唐根深
编辑:梁园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