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文旅丛书》| 零陵毛笔

来源:红网 作者:周玉华 编辑:单建华 2019-12-30 11:47:42
—分享—

零陵毛笔虽不像湖笔与宣笔那样驰名中外但是它却为永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零陵毛笔起源甚早大致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像瞿令问怀素等都曾自制过各种毛笔他们是零陵毛笔的始作俑者更是零陵毛笔的早期使用者和推动者

湖南通志·选举志的统计从唐初至清光绪九年的12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全省共考取进士2305永州道州的进士占全省总数的21%486其中唐宋时期384约为这一时期全省进士966人的40%整个科举考试中全省考取状元12而今零陵地区籍的有3龙震球先生曾撰写唐宋时期永州道州何以人才兴盛?》,专门研究零陵古郡的人才现象认为其原因有六一是永州在唐宋时期农业工业较为发达社会经济繁荣二是永州官立学校的兴盛三是科举制度的诱导作用四是书院制度的创立书院成为永州人才培养基地五是永州私人讲学风气较浓私学遍及城乡六是永州印刷事业发达便于文化的传播而零陵教育的发达也使零陵对毛笔的需求大增

零陵毛笔由个人制作使用发展到作坊加工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乃江西一吴姓商贩从江西雇笔匠40多人 在零陵县城招收学徒开设永隆毛笔店”。零陵毛笔最有地方特色的是采用湘妃竹为笔管笔筒颇具文化内涵

湘妃竹又名斑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桂竹的变型产于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竹竿布满褐色的云纹紫斑竿高713310厘米竿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竿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竿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个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关心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他是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 ?女英说他是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 ?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待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

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 ? 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鲜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

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斑竹为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 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

西汉刘向列女传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任昉述异记湘水去岸三十许里有相思宫望帝台舜南巡不返殁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班班然

这一美丽传说感动了屈原他在九歌里专门写下了湘君 湘夫人》,屈原想象着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这一美丽的传说也感动了李白他在远离别一诗中想象着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一美丽的传说也感动了毛泽东他于 1961 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答友人一诗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吴姓商贩本是华夏笔都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人他贩运干货初来古城零陵顿时便被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住了零陵之名原于舜帝历史文化悠久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这里出现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尤其书法家怀素何绍基名垂书法史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颠张醉素之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金壶记说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其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虽然狂放但并没有为追求新奇而无视法度

相反他的草书严谨结字简练体现独特的草书艺术风格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如圣母食鱼苦笋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藏真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的书法炉火纯青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

文学家元结柳宗元杨万里周敦颐都留下了不朽的杰作颜真卿 苏轼严嵩都留下了传世墨宝这里的石刻碑林更是旷世杰作引人入胜作为书法爱好者的吴姓商贩有空便去参观临摹兴趣很浓同时零陵山清水秀人文浓郁也使得吴姓商贩流连忘返在走访中他看到零陵习练书法者众多而没有专门生产毛笔的作坊习练者的毛笔都是从外地购买的价格贵还缺少文化内涵于是他便想到将家乡的毛笔制作技艺引入到零陵来再加入具有永州特色的制作那岂不是妙事他苦思冥想不知道选用什么材料好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在一个买竹笛的小店看到了很有特点的斑竹笛顿时被吸引住了店家告诉他说这是湘妃竹”,乃永州特产的竹子蕴涵文化十分丰富经多方打听他终于决定选用湘妃竹做笔管开设了永隆毛笔店”。因为手艺上佳选材富有文化气息吴姓商贩的毛笔很是畅销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为湘妃笔”“斑笔舜笔”。

零陵的奇山异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心灵手巧的制笔技师在历代能工巧匠和书画名家的共同努力下零陵毛笔赢得了湘笔精品的美誉零陵毛笔使用起来既得心应手还能怡神赏玩不仅成为越来越多书画界人士的首选用笔还被广大旅游爱好者收藏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喜爱成为美化家居和馈赠师友的上好礼品



来源:红网

作者:周玉华

编辑:单建华

本文链接:http://www.hwll.cn/content/2019/12/30/64432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零陵新闻网首页